高市圖寶珠分館線上講座+元宇宙展覽 帶領民眾穿越南台灣佛教歷史

台灣新生報 新聞網頁2025.07.15 記者何弘斌/高雄報導

為了推廣地方佛教文化並保存珍貴歷史記憶,高市圖寶珠分館於十三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講座,特別邀請義永寺總幹事林怡利,從美國加州遠端連線,分享「從寶珠溝義永寺看台灣南部佛教史發展」的精彩故事。(見圖)

寶珠分館今(十四)日說明,林怡利以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背景,深入解析大崗山法脈在南台灣佛教發展的關鍵角色,更生動講述義永寺中興住持開種法師(俗名李菊)的人生轉折與辛勤弘法之路;義永寺起初只是一排茅屋,靠著熱心信眾捐助,逐步發展成包含大殿、舍利塔、極樂廳等多個殿宇的佛教重鎮,特別是一九五九年開工、一九七二年完工的大雄寶殿,採用少見的天竺式建築風格,與高雄佛教堂齊名,是台灣佛教建築的珍貴代表。

寺內供奉的兩層樓高觀音泥塑像,由台灣雕塑名家陳祿官及其子打造,是南部最大規模的泥塑佛像,二○二三年被高市府正式列為「一般古物」,具有重要歷史與藝術價值;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博士候選人、同時也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訪問學者的林怡利,講座內容兼具深度與溫度,吸引線上及現場近六十人熱烈參與,現場也提供聽打服務,讓聽障和高齡聽損人士也能參與其中,落實文化平權。

為配合講座,寶珠分館也同步推出【珍藏寶珠溝的記憶-走進義永寺的元宇宙世界】展覽,結合義永寺與政治大學華人文化元宇宙研究中心的力量,利用GatherTown和策展星際3D平台,打造沉浸式元宇宙數位博物館;展覽重現一九五四至一九七二年珍貴歷史影像,並透過3D虛擬實境,讓民眾化身虛擬角色,自由漫遊義永寺的歷史場景與文化故事。

該展覽現於高市圖寶珠分館展出,民眾開館時間持證即可登記體驗,無須預約;館方表示,希望藉由講座和數位展覽,讓更多人認識地方宗教文化,並透過科技創新,讓歷史記憶得以永續傳承。

カートに追加済み
カート情報を更新しました
ネットワーク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再読み込み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