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再現-義永寺大殿落成五十週年紀念會

2022/10/15
義永寺新聞稿

 

高雄市區歷史悠久且擁有眾多信徒的寶珠山義永寺謹訂於民國111年10月15日(六)上午,在高雄市三民區建興三巷1號義永寺大雄寶殿,舉辦「風華再現義永寺大殿落成五十週年紀念會」。文化部代表李長龍專門委員、三民區李昆澤立法委員、黃香菽議員、曾俊傑議員、童燕珍議員、林于凱議員、何權峰議員、鄭孟洳議員及高雄市政府張家興副秘書長、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林清益主任秘書等人特地與會,共襄盛舉。

義永寺創建於民國43年(1954),是位於高雄市三民區寶中里寶珠溝一帶歷史最悠久之佛寺,為地方重要信仰中心及里民平時休閒活動的宗教場域;在市區佔地不小的義永寺,由前住持-釋開種法師(李菊-阿好姨)這位高雄歷史名人,一手擴大興建。此次紀念落成50週年的大雄寶殿是民國48年時任市長的陳武璋先生破土興建、民國55年陳啟川先生題字,並於民國61年10月與殿內的三大菩薩聖像一同由台北龍雲寺的賢頓老和尚開光落成。

本次慶祝落成50週年的大殿建築,亦於去年獲得文化部110年度「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在五十週年紀念會上進行簡單的動土儀式後,義永寺將與文化部共同修繕極具歷史意義與藝術文化價值的大殿建築。此外,除外型特殊的大殿建築極具藝術性與工藝性外,義永寺大殿內安奉的泥塑神像,為福州派師傅陳祿官於民國61年(1972)所做,是臺灣南部所做最大的觀音造像。其觀音菩薩承載眾多信徒的情感認同與信仰記憶外,也具有特殊的工藝科學性與承啟意義。寺方近期將會彙整相關資料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提出申請,將觀音造像提報為一般古物。

此次義永寺辦理風華再現-義永寺大殿落成五十週年紀念會」,最大的目的在於重拾高雄市市民、三民區居民對地方歷史的記憶,並提升地區老建築的保存意識以及重現極具高雄本地特色的歷史與文化。同時,義永寺也借鏡日本重視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活用,藉由文資保存驅動地方活化的做法,積極對園區內的其它建物、泥塑佛像以及過去老師父們遺留下的各種珍貴老照片、書籍等,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與歷史調查研究,期望能讓更多在地的民眾認識台灣佛教與高雄地方發展的歷史外,亦了解背後所蘊含無形的人文與歷史價值。

カートに追加済み
カート情報を更新しました
ネットワークエラーが発生しました、再読み込み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