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觀音

本寺大殿之觀音菩薩,於112年9月指定成為高雄市一般古物,是1972年陳祿官司之泥塑作品。廬山軒陳祿官屬福州派匠師所塑之造像遍布全臺,包括大臺北地區、宜蘭、新竹、臺中與高雄。大致可將其作品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作品是陳祿官所做。陳祿官師傅製作的大型泥塑佛像,除體現傳統福州派大型泥塑佛像造像工法及技藝,亦可見地方信眾之情感認同與信仰記憶。1950年代,二戰導致臺灣各地寺院損毀,因此亟需粧佛司阜塑造新佛像。義永寺之菩薩像為陳祿官晚期之作品,與其子陳中和所共同塑造,是南部地區唯一且最雄偉之泥塑菩薩佛像。

據當時義永寺附近鄰居的耆老回憶,陳祿官父子建造佛像時,開種法師將出家前經營元寶珍銀樓時,留下的全部黃金飾品熔成金箔,以便匠師們完成泥塑菩薩工程中,最後貼金上彩的步驟。陳祿官所製作的觀音菩薩坐像,最常見者為頭戴風帽,胸前嵌紅綠寶石的瓔珞,一手持經,一手舉於身前結印,結跏趺坐。

大殿觀音像呈坐姿跏趺座,金面垂目,額有毫點,紅唇大耳,黑髮有髻,髻前有金漆髮飾,以頂佛裝飾,頭戴帽巾,身著金漆開襟長袍,胸口有瓔珞紋飾,瓔珞有四面圓鏡裝飾。右手曲肘捏法印,左手持淨瓶,瓶口傾倒朝外,雙足藏於袍內,端坐於蓮臺,蓮臺為雙層蓮瓣,正面及兩側有紅漆手寫捐獻名款共373 個,名款中可見有開種法師、李登輝、陳啟川、王玉雲、蘇南成、藍氏家族等政要以及義永寺重要人物之名。

本件屬陳祿官匠司晚期作品中尺寸最為巨大者,亦為臺灣少見之巨大佛像,無論是製作者作品,或是物件技藝,皆具有稀少性。不僅其高度與結構對匠師之技藝代表一定挑戰,其保存上的完整性亦極具特殊性。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